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系统说明书
一、系统建设背景
为全面落实国家农田建设管理要求,规范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过程,本系统以 “集中统一管理、全流程数字化监管” 为核心,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 统一规划布局、统一建设标准、统一组织实施、统一验收评价 的管理目标。系统以 宜机化、水利化、生态化、园田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 为导向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周期管理支持。
二、核心管理功能
1. 工程项目管理
- 工程质量监管
监理人员通过移动端实时上报施工质量问题(如材料不合格、工艺不达标),系统自动推送整改通知至施工单位,形成“问题发现→整改反馈→复核闭环”流程。 - 工程安全监控
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(如边坡塌方、设备违规操作)实时留痕上报,强制要求限时整改,降低安全风险。 - 工程进度追踪
监理人员每日上传各区县项目进度图文,系统自动生成进度对比看板,实现 项目排名 动态可视化。
2. 资源协同调度
- 人员精细化管理
- 人员考勤:记录监理人员巡查轨迹、农民工打卡位置,支持地图查看实时运动路径。
- 任务分派:管理人员在线发布施工任务,关联责任人及完成时限。
- 环境智能监测
墒情监测站实时采集 土壤温度/湿度/PH值、地下水水位/水质、光照强度、风速风向、降雨量 等数据,预警干旱、洪涝等灾害风险。
3. 过程留痕与考核
- 施工日志管理
施工人员每日提交施工日志(含现场照片、完成量记录),区县领导可随时查看考核区域进展。 - 项目多维评价
系统根据 日志完整性、整改及时性、质量合格率 自动生成工程评分,支撑 综合评价 与绩效考核。 - 待办事项督办
领导审批事项(如设计变更、资金拨付)超期自动提醒,推动项目高效执行。
4. 移动化办公支持
- 多终端无缝协同
支持电脑、手机、平板三端登录,满足田间地头实时填报与办公室批量审核需求。 - 数据互联互通
农田监测数据、工程进度、人员位置等关键信息实时同步至各级管理部门。
三、系统核心价值
- 管理效能提升
- 解决传统农田建设 “任务重、人手少、监管难” 痛点,效率提升50%以上
- 工程问题平均处理时长由7天缩短至48小时内
- 决策科学化支撑
- 土壤墒情、施工进度、质量隐患等数据实时汇总
- 为资金分配、项目规划、风险防控提供数据依据
- 全流程规范化管控
- 固化 “规划设计→施工监管→验收评价” 标准流程
- 杜绝工程变更随意性、材料采购不透明等问题
- 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
- 通过智能监测降低自然灾害损失
- 积累农田地力数据支撑长期改良规划
四、应用场景说明
监理人员工作流
- 现场巡查发现质量问题 → 拍照上传系统 → 关联整改通知
- 每日填报工程进度日志 → 标注已完成工程量区域
- 实时查看墒情预警 → 调整施工安排(如避开降雨时段)
区县管理领导工作流
- 查看管辖区域 项目排名 → 督办落后项目
- 审批工程变更申请 → 在线签署意见
- 分析土壤监测数据 → 制定地力提升计划
施工单位工作流
- 接收整改任务 → 上传修复佐证资料
- 农民工每日人脸打卡 → 自动生成考勤报表
- 调取历史施工日志 → 优化同类工程施工方案
安全与可靠性保障
- 数据加密存储:农田地理信息、工程档案等敏感数据采用国密算法保护
- 权限分级控制:区县、监理、施工方按职责隔离操作权限
- 灾备机制:监测数据双机热备,保障极端环境下不丢失
本系统通过融合物联网监测与移动化监管,构建了 “天上看、地上查、网上管” 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系,为全面落实“藏粮于地”战略提供数字化底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