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系统概述
2 系统架构与核心模块
|
|
|
|
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3 详细功能说明
3.1 权限与系统管理
-
用户身份管理:支持企业内部员工、劳务人员及业主客户等不同身份用户的账户管理,可以详细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、岗位职责、部门归属等属性,并支持批量导入导出功能。 -
角色权限控制:可以定义不同角色并分配细粒度的数据权限和功能权限,如查看、修改、审核、删除等操作权限,以及数据范围的横向纵向控制,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授权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。 -
系统参数配置:提供灵活的系统参数设置功能,包括安全设置、业务规则、工作流程等各类参数的集中管理,支持根据不同生产线和业务场景进行差异化配置。 -
操作日志管理:完整记录用户的关键操作日志,包括操作时间、操作内容、操作结果等信息,满足审计要求,同时为问题追溯提供依据。
3.2 主数据管理
-
组织架构管理:支持多层级组织架构管理,可以定义公司、部门、班组等组织单元,并明确各单元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职责分工。 -
人员信息管理:全面管理员工基本信息、岗位技能、培训记录、考勤数据等,支持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,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数据支持。 -
产品数据管理:提供产品结构管理功能,包括地铁线路参数、管片类型、模具规格、钢筋配置等基础数据的管理,支持多维度的产品分类和属性定义。 -
工艺标准管理:维护生产工艺相关的基础数据,如工序定义、工艺路线、工时定额、质量检验标准等,确保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3.3 生产计划管理
-
月度计划管理:支持基于销售订单和预测需求制定月度生产计划,可以按产品型号、规格尺寸、生产工艺等维度进行计划分解,并考虑设备产能、物料供应等约束条件。 -
日计划排程:将月度计划分解为可执行的日生产计划,支持基于实际产能、设备状态、人员安排等条件进行精细排产,并提供计划调整和紧急插单功能。 -
产能平衡分析:提供产能模拟和负荷分析功能,通过对比计划需求与可用产能,识别产能瓶颈,为计划调整提供决策依据。 -
物料需求规划: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计算原材料、零配件等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,生成采购建议,避免物料短缺或积压。
3.4 生产执行与监控
-
任务分配与派工:将日计划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,分配到相应的班组、设备和人员,生成派工单和工艺卡片,指导现场作业。 -
工序进度跟踪实时采集各工序的生产进度数据,包括开工时间、完工时间、生产数量、作业人员等信息,提供图形化的进度展示,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生产状况。 -
实时监控看板:通过监控大屏和移动端看板,实时展示关键生产指标、设备状态、质量状况等信息,实现生产透明化。 -
异常情况处理:提供生产异常的快报和响应机制,如设备故障、物料短缺、质量异常等情况,可快速触发预警并启动相应的处理流程。
3.5 质量管理
-
质量检验标准: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库,包括原材料检验、工序检验、成品检验等不同环节的检验项目、方法和合格标准。 -
质量数据采集:支持多种方式的质量数据采集,包括手工录入、条码扫描、设备自动采集等,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。 -
质量问题处理:对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记录、隔离和处置,并跟踪问题处理的全过程,形成质量问题闭环管理。 -
质量追溯分析:建立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,支持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,快速定位问题源头,并提供统计分析工具,识别质量改进机会。
3.6 物资与仓储管理
-
库存管理:实时监控库存动态,支持多种库存操作如入库、出库、调拨、盘点等,并提供库存预警功能,避免物料短缺或积压。 -
采购管理:管理采购需求、供应商选择、采购订单、到货验收等全流程,支持与供应商的协同作业,提高采购效率。 -
供应商管理:建立供应商档案,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、供货记录、质量表现等,并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,为供应商选择提供依据。 -
物流发运管理:管理成品的发运流程,包括订单处理、车辆调度、装车确认、在途跟踪、签收确认等环节,确保产品及时准确交付。
3.7 设备管理
-
设备台账管理: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,包括设备基本信息、技术参数、购置日期、保修信息等,支持设备分类、编号和二维码标识。 -
预防性维护: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和标准,自动生成保养任务并跟踪执行情况,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。 -
维修管理:管理设备报修、维修派工、维修执行、维修验收的全过程,记录故障现象、原因分析、处理措施等信息,形成维修知识库。 -
设备运行监控: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,监控设备状态,计算设备综合效率(OEE)等关键指标,为设备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支持。
3.8 安全管理
-
安全培训管理:管理安全培训计划、培训内容、培训记录和效果评估,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。 -
安全检查整改:制定安全检查计划,记录检查结果,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发起整改流程,并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。 -
安全事件管理:记录和安全事故、未遂事件等信息,按照“四不放过”原则进行事件调查和处理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 -
应急管理:管理应急预案、应急资源和演练记录,提高企业应急响应能力。
3.9 报表与数据分析
-
生产报表:提供生产效率、产能利用率、计划完成率、产品质量等生产相关指标的统计报表,帮助生产管理人员优化生产流程。 -
质量报表:分析产品质量状况、不合格品分布、质量趋势等信息,为质量改进提供方向。 -
成本报表:统计和分析生产成本构成、成本差异、成本趋势等,支持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活动。 -
可视化看板:通过图表、图形、仪表盘等可视化方式,直观展示关键业务指标,支持数据钻取和交互分析。
4 系统特色与价值
4.1 技术特色
-
全流程集成:系统实现了从销售、计划、生产、质量到发运的全业务流程集成,消除了信息孤岛。 -
实时数据采集:通过与现场设备、传感器、仪表的集成,实现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。 -
柔性可配置:系统提供丰富的可配置参数和工作流引擎,支持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灵活调整系统行为。 -
移动化支持:支持PC端和移动端的多平台访问,满足现场作业和远程管理的需要。
4.2 业务价值
-
提高生产效率:通过精细化的计划排程和实时的生产监控,优化资源利用,提高设备稼动率和人员效率。 -
降低运营成本:通过库存优化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,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,提高企业盈利能力。 -
保证产品质量:通过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,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,增强客户信任。 -
促进持续改进:通过数据驱动的分析和决策,识别改进机会,推动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