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水利设施移动巡检系统说明书
系统名称:河安通 – 水利工程智能巡检管理平台
系统定位:面向河道枢纽、泵站、涵闸等水利设施的移动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巡检解决方案
核心价值:提升巡检效率40%,降低设施故障率60%,实现水利设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
一、核心功能模块
1. 设施数字化管理
设施档案中枢:
graph TB
A[基础信息] --> B[设备台账]
B --> C[点位地图]
C --> D[健康状态]
- 核心能力:
- 设施三维建模(交通桥/电机层/水泵层等结构可视化)
- 设备二维码“身份证”(扫码查看技术参数/维修记录)
- 健康度动态评分(基于历史巡检数据AI预测)
2. 智能巡检体系
四级巡检场景覆盖:
巡检类型 | 应用场景 | 技术支撑 |
---|---|---|
日常巡检 | 固定路线周期性检查(如水泵层每日2次) | 移动端NFC打卡+轨迹追踪 |
特别检查 | 极端天气后专项排查(如暴雨后翼墙沉降检测) | 无人机协同巡检+AI图像分析 |
专项巡查 | 法律法政宣传/水政执法 | 执法记录仪数据自动回传 |
工程观测 | 长期位移/渗流监测 | 传感器数据自动采集分析 |
3. 运行维护闭环
运维全流程管控:
- 任务派发:
- 自动生成巡检计划(按设施重要性分级)
- 紧急任务实时推送(如“高压配电室温升预警”)
- 现场执行:
- 标准化检查项(启闭机润滑/电机振动等50+项)
- 异常拍照取证(自动添加时间地点水印)
- 整改跟踪:
- 工单自动流转(巡检→维修→验收)
- 历史问题对比(同点位多次异常自动标红)
4. 安全管控中枢
水利特色安全体系:
- 两票管理:
- 电子操作票/工作票在线签发(防误操作)
- 风险预警:
风险类型 预警机制 结构安全 翼墙裂缝AI识别+位移阈值报警 电气安全 配电室温度实时监控 防汛安全 水位暴涨自动触发巡查任务 - 应急响应:
- 一键启动应急预案(关联最近抢险队伍)
5. 决策支持平台
多维度分析看板:
- 设施健康图谱:
- 泵站/涵闸/配电室等关键设施状态热力图
- 运维效能分析:
核心指标: ├─ 巡检覆盖率(目标值≥98%) ├─ 异常闭环率(7日内整改完成率) └─ 预防性维护占比(提升至70%)
- 水政执法台账:
- 违法事件分布图+执法效能统计
二、技术架构亮点
1. 移动-云端协同
多终端无缝衔接:
终端类型 | 核心功能 | 典型场景 |
---|---|---|
巡检PAD | 离线巡检/异常上报/电子签名 | 泵站地下层无网络区域作业 |
无人机 | 高空设备全景拍摄 | 交通桥底面裂缝检测 |
指挥中心大屏 | 全局设施状态监控 | 防汛调度决策 |
执法记录仪 | 实时视频回传+语音对讲 | 水事违法现场取证 |
2. 智能诊断引擎
水利设施AI医生:
- 异常模式识别:
- 水泵振动频谱分析 → 轴承磨损早期预警
- 电机电流波形诊断 → 绕组绝缘劣化判断
- 预测性维护:
- 基于设备运行时长自动触发保养计划
3. 空间数字孪生
设施孪生体构建:
- BIM模型轻量化导入
- 实时数据动态映射(温度/振动/位移)
- 虚拟巡检演练(应急场景模拟)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场景1:泵站汛前特检
- 系统自动派发任务 → 2. 巡检员持PAD逐层检查 → 3. 发现联轴器异响拍照上报 → 4. 维修班组接单更换 → 5. 验收扫码闭环
场景2:水政执法巡查
- 执法APP接收任务 → 定位至河道违建点 → 无人机航拍取证 → 自动生成执法报告 → 同步至“河长制”平台
场景3:涵闸智能监控
- 位移传感器超阈值 → 自动触发无人机复检 → AI识别裂缝扩展趋势 → 生成加固方案 → 推送至养护部门
四、系统价值
行业痛点 | 解决方案 | 效益提升 |
---|---|---|
纸质记录易丢失 | 电子化巡检留痕 | 数据可追溯率100% |
隐患发现滞后 | AI辅助诊断+预测性维护 | 故障停机减少60% |
多系统数据孤岛 | 统一平台集成设备/运行/安全数据 | 管理决策效率提升50% |
应急响应慢 | 一键调度+预案自动触发 | 抢险响应时间缩短70% |
系统说明
- 部署模式:
- 混合云架构(敏感数据本地化+移动端公有云)
- 等保三级认证
- 硬件适配:
- 支持工业PAD/AR眼镜/无人机等设备
- 兼容主流传感器协议(Modbus/OPC UA)
- 性能指标:
- 单日处理10万+巡检数据点
- 1000+终端并发稳定运行
系统版本:V3.0 | 适用对象:水利工程管理处/水政执法局/泵站运营单位
注:本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临洪水利枢纽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,获水利部科技创新推广认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