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平台定位
面向城市固废资源化处理全链条管理,集成经济人口数据、固废成分分析、智能预测模型及设施优化系统,为政府、环保机构及科研单位提供决策支持与运营管理工具。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
1. 经济人口数据中枢
- 全景经济分析
- 全市/区/乡镇三级经济数据查询(GDP、产业分布、企业密度)。
- 人口动态监测
- 全市/区/乡镇人口规模、结构、流动趋势可视化分析。
- 数据联动
- 支持经济数据与人口数据交叉比对,评估固废产量驱动因素。
2. 固废全生命周期管理
- 产量与成分监测
- 分层级查看固废数据:
- 空间层级:全市→区→乡镇
- 成分类别:厨余垃圾、废塑料、废纸品、干垃圾、金属等
- 支持多维度产量趋势对比分析。
- 分层级查看固废数据:
- 处理设施地图
- 可视化显示无害化处理厂、中转站、收集点位置及覆盖范围。
3. 智能预测与优化系统
- 垃圾产量预测模型
- 算法仓库:LSTM(时序预测)、多元线性/非线性回归、随机森林等
- 支持多层级预测(全国→上海→区级)。
- 温室气体排放预测
- 基于处理量、成分结构预测碳排放强度。
- 集散厂优化模型
- Pmedian算法:自动计算中转站-处理厂最优分配方案
- 输出结果:
- 成本矩阵分析
- 设施建设规模建议
- 运输路径优化图
4. 资源化分析引擎
- 关联分析
- 皮尔逊系数、灰色关联度分析经济指标与固废产量的相关性。
- 成分聚类(KMEANS)
- 识别不同区域固废成分特征,指导分类处理策略。
5. 科研与教学支持
- 算法实验平台
- 教师/学生可使用LSTM、随机森林等预设算法训练模型。
- 数据管理
- 支持导入经济、人口、固废成分结构化数据。
- 权限体系
- 超级管理员:全功能管理、模型库维护
- 教师:创建算法实验、管理学生权限
- 学生:参与算法训练与结果分析
6. 智能决策看板
- 多维数据穿透
- 联动地图可视化与图表(如:点击区域查看该地固废成分比例)。
- 模型结果展示
- 预测曲线、聚类热力图、关联网络图等可视化输出。
三、技术亮点
- 预测精度:LSTM模型捕捉固废产量的季节性、长期趋势特征。
- 算法灵活性:支持自定义参数调整(如Pmedian成本权重、聚类数K值)。
- 数据融合:经济、人口、空间地理、固废成分四维数据联动分析。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- 政策制定
- 输入规划人口增长率 → 预测未来5年固废产量 → 匹配处理设施扩建方案。
- 运输成本优化
- 运行Pmedian模型 → 生成中转站到处理厂的最低成本分配路线。
- 科研教学
- 学生训练灰色关联度模型 → 分析乡镇经济水平与废塑料产量的相关性。
五、系统管理
- 成员管理:分级控制教师/学生账号权限。
- 模型仓库:复用LSTM、随机森林等预训练模型。
- 数据安全:敏感经济数据隔离存储(如乡镇企业营收)。
备注:支持与环保部门现有系统(如垃圾计量平台、GIS系统)对接,预留API扩展接口。详细模型参数说明见《算法操作手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