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级应急管理系统说明书
1 系统引言
2 系统总体架构
|
|
|
|
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3 系统功能模块详述
3.1 风险监测预警模块
3.1.1 森林防火管理
-
防火点管理:提供防火点基础信息的增、删、改、查功能,记录防火点位置、负责人、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,支持防火点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维护。 -
监控设备管理:对防火监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,包括设备信息录入、状态监控和维护记录,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。 -
火情预警与处置:支持火情信息的快速上报和预警发布,实现火情处置的全流程跟踪,提高火情响应速度。
3.1.2 隐患排查治理
-
隐患登记: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并登记安全隐患,包括日常巡查、专项检查和社会举报等,记录隐患位置、类型、等级等详细信息。 -
整改指派:可根据隐患类型和级别,自动或手动指派给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,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。 -
整改跟踪:实时跟踪整改进度,对临近期限的隐患进行预警提醒,确保隐患按时整改。 -
复查验收:整改完成后,支持复查人员现场核查并记录结果,形成完整的隐患治理闭环。
3.1.3 危房管理与预警
-
危房台账管理:建立完整的危房信息档案,包括房屋结构、建成时间、危险等级等基础信息,支持台账的动态维护。 -
巡查管理:规划危房巡查路线和频次,记录每次巡查的详细情况,及时发现潜在风险。 -
预警预报:根据房屋状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,实现危房安全风险的智能预警,为人员转移和工程加固提供决策支持。
3.1.4 易涝点监测管理
-
点位管理:建立易涝点档案,记录易涝点位置、历史积水情况、影响范围等信息。 -
巡检维护:制定巡检计划,定期检查排水设施运行状态,确保排水系统畅通。 -
预警防控:结合气象预报信息,在强降雨来临前提前预警,做好应急准备。
3.2 应急资源管理模块
3.2.1 应急资源管理
-
物资储备管理:对应急物资的入库、出库、库存进行全方位管理,支持物资分类、查询和统计,确保物资账实相符。 -
救援队伍管理:建立救援队伍信息库,记录队伍人员、装备、专业技能等信息,便于应急时快速匹配调度。 -
物资清单管理:制定标准化的应急物资清单,为物资采购和储备提供依据,支持清单的动态调整和更新。
3.2.2 应急预案管理
-
预案编制:提供标准化的预案模板和编制流程,支持预案内容的在线编辑和评审。 -
预案查询:实现预案的快速检索和查阅,便于应急人员熟悉预案内容。 -
预案执行:在突发事件发生时,快速启动相应预案,指导应急响应工作。
3.3 基础设施监控模块
3.3.1 船舶码头管理
-
船舶登记:对渔船等船舶进行统一登记管理,记录船舶基本信息、所有者情况和安全状况。 -
码头管理:维护码头基础信息,监控码头运行状态,确保码头设施安全。 -
安全监控:结合视频监控等手段,对船舶航行和码头作业进行实时监控,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。
3.3.2 充电站管理
-
充电站信息维护:记录充电站位置、设备型号、运行状态等基本信息。 -
安全监控:对充电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,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。
3.3.3 九小场所监管
-
场所登记:对小型学校、小医院、小商店等九小场所进行登记建档,掌握场所基本情况和安全状况。 -
巡查管理:制定巡查计划,定期对九小场所进行安全检查,督促整改安全隐患。
3.3.4 重点区域监管
-
重点部位管理:识别和登记镇域内的重点部位,如危险源、人员密集场所等。 -
风险管控:对重点部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,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控和管控措施。
3.4 信息发布与系统管理模块
3.4.1 信息发布管理
-
文章管理:支持应急知识、政策法规等文章的编写、分类和发布,提供丰富的科普资源。 -
轮播图设置:在系统首页等重要位置设置轮播图,突出显示关键信息和预警通知。 -
信息分类:对发布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,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阅读。
3.4.2 系统基础管理
-
用户管理:管理系统用户信息,包括账号、权限和角色,确保系统安全可控。 -
区域数据管理:维护镇域内的行政区划数据,支持分级分类管理。 -
系统配置:对系统参数、界面样式等进行配置,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4 系统特点与价值
4.1 核心优势
-
全面覆盖:系统功能模块覆盖镇级应急管理的主要业务领域,从风险防控到资源管理,从事前预防到事后应对,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闭环。 -
操作便捷:每个模块均提供直观的数据管理界面,支持基础信息的快速录入、查询和维护,降低操作门槛。 -
流程闭环:隐患排查、预警处置等关键业务均实现流程化闭环管理,确保每个环节责任清晰、有据可查。 -
平战结合:系统既满足日常安全管理的需要,又支持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指挥,实现常态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。
4.2 应用价值
-
提升监管效率:通过信息化手段替代传统人工记录方式,大幅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。 -
强化风险防控: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,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。 -
优化资源调配:对应急资源进行统一管理,确保应急状态下资源的快速调度和有效利用。 -
落实责任体系:通过流程化管理明确各环节责任,推动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。 -
提高应急响应能力:在突发事件发生时,提供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支持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
